为什么牙齿做了窝沟封闭还会蛀牙? 家长常见的5个误区与补救办法
周末带孩子去复查,医生拿着小镜子轻轻一照:“这颗六龄齿的封闭剂掉了快一半,难怪又蛀了。”
妈妈当场懵住:“不是已经做过窝沟封闭了吗?怎么还会蛀牙?”——这句话,门诊几乎每天都能听到。
牙齿做窝沟封闭究竟防住哪儿?
想象一下,磨牙表面像一片山地,沟沟壑壑最容易藏污纳垢。窝沟封闭就像给“山谷”铺上一层光滑的“柏油路”,让细菌和食物残渣站不住脚。
但这条路只覆盖了咬合面,牙齿的邻面、牙颈部、甚至封闭剂边缘都没被保护到。
为什么“穿了铠甲”还是中招?——5大常见原因
① 封闭剂会“掉漆”
咀嚼、磨牙、爱吃硬壳零食都会让它慢慢磨损或整块脱落。文献提示,儿童封闭剂3年完整保留率约70%。掉了没及时补,就等于白做。
② 只防“山谷”,不防“山腰”
邻接面、牙颈部一旦清洁不到位,细菌照样打洞。调查显示,12岁儿童邻面龋占新增龋齿的40%以上。
③ 清洁方式没跟上
不少家长以为“做完封闭就不用那么仔细刷牙”,结果牙菌斑在没被覆盖的位置疯狂繁殖。
④ 饮食习惯太放飞
频繁喝碳酸饮料、睡前喝奶、甜食不断,酸性环境会让牙釉质脱矿,封闭剂边缘最容易先崩。
⑤ 复查被忽略
国家卫健委建议:封闭后每3~6个月复查一次。很多人做完就“失联”,等孩子说牙痛才想起看牙。
要想不蛀牙怎么办?——可立即执行的补救清单
A. 自检:每月一次,让孩子张嘴,家长用手电筒照看大牙表面是否出现“黑线”、材料缺口。
B. 复查:把“看牙”写进家庭日历,3~6个月一次,封闭剂掉了就补。
C. 升级清洁:
• 早晚用含氟牙膏+巴氏刷牙法,每次不少于2分钟;
• 每晚使用儿童牙线清洁邻面;
• 饭后嚼无糖口香糖10分钟,刺激唾液冲刷。
D. 饮食调整:含糖饮料限次数,用吸管减少与牙面接触;睡前只喝白开水。
E. 双层保护:在医生评估下,3~6个月涂一次氟,给整口牙再穿一件“防风衣”。
什么时候需要找专业医生?
出现以下任一信号,建议尽快去正规口腔机构:
• 孩子抱怨咬东西酸痛;
• 在牙齿上看到黑点、黑线;
• 封闭剂明显缺损或整块不见。
深圳的朋友可就近前往“深圳希玛爱康健口腔”旗下各门诊,医生会先帮你检查封闭剂完整度,再决定是否需要补做或改用其他防龋方案,费用根据具体牙齿情况和所选材料不同而定,一般在几百元级别。
世界卫生组织(WHO)把窝沟封闭列为“防龋成本效益最高的公共卫生措施之一”,可降低60%~90%的窝沟龋风险。中华口腔医学会也强调:封闭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,定期维护、家庭口腔护理同样关键。
发现蛀牙别自责,及时补封闭、补牙、改习惯,大多数孩子都能把龋齿按在萌芽状态。今天就把复查预约放进手机提醒吧,孩子的“六龄齿”会陪你一起感谢这个决定!
深圳孩子蛀牙要怎么预约牙科修复
1、登陆爱康健口腔网站(www.lovelytooth.com)完成预约;
2、拨打爱康健预约电话:0755-61316833、4000-489-168 ;
3、微信小程序预约:微信小程序搜索“爱康健牙科”在线预约;或直接扫描下方的爱康健牙科微信小程序二维码完成预约;